定期篩檢策略
具肺癌風險者,包括吸菸者、有家族史,或是曾有肺結核的患者等,由於其罹患肺癌的機會高過一般人數倍以上,建議初次以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,若無異常,後續可定期每年篩檢,或經與醫師討論後,可延長至每二年篩檢。如初次篩檢有陽性結節,亦不需要過度擔心,應依「肺結節處置共識」進行後續追蹤或處置。
一般肺癌診斷可以靠胸部 X 光、正子攝影、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,而低劑量電腦斷層(簡稱 LDCT)是電腦斷層掃描的一種,輻射暴露量較低,檢查過程僅需 5 分鐘,就可以完整掃描整個肺部。
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是醫學證實可篩檢肺癌的檢查,有機會找到早期肺癌進而治療,能有效提升肺癌患者存活率。
其他檢查 (生化或分子標記、其他影像檢查)
生化或分子標記
理想的生化或分子標誌(biomarkers)檢查,可幫助在篩檢前找出更高危險的族群,或幫助在篩檢後,做不明肺結節的診療決策。
肺癌篩檢相關的生化或分子標誌相當多,但目前仍無任一個標誌建議常規使用,下面列出較富潛力的生化或分子標誌以供參考:
1) 小分子核糖核酸(MicroRNAs)
2) 血液蛋白分析(blood protein profiling)
3) 自體抗體(autoantibodies)
4) 補體斷片(complement fragments)
5) 血液循環DNA(circulating tumor DNA)
6) 甲基化DNA(DNA methylation)
7) 呼吸道核糖核酸標誌(RNA airway signature)
其他影像檢查
電腦斷層篩檢時,其他影像檢查有無輔助性的幫忙,茲就正子斷層造影、支氣管鏡分述如下:
1)術前正子斷層造影(PET):若電腦斷層檢查可初步判定良性,使用術前正子斷層造影可降低良性病兆的手術切除率,遺漏很少的肺癌個案。但若電腦斷層檢查無法初步判定良性,則不建議常規使用。
2)支氣管鏡檢查:
若非懷疑支氣管內病灶,支氣管鏡不建議被常規使用在電腦斷層篩檢陽性的民眾。